首页/其它教程/内容

20年Intel CPU粉丝转投AMD Ryzen:结果让人振奋

其它教程2022-10-02 阅读()
硬件(英文名Hardware)是计算机硬件的简称,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这些物理装置按系统结构的要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计算机软件运行提供物质基础。简言之,硬件的功能是输入并存储程序和数据,以及执行程序把数据加工成可以利用的形式。
优酷是由古永锵在2006年6月21日创立 。2006年06月21日正式上线。优酷现为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大优酷事业群下的视频平台。目前,优酷、土豆两大视频平台覆盖5.8亿多屏终端、日播放量11.8亿,支持PC、电视、移动三大终端,兼具版权、合制、自制、自频道、直播、VR等多种内容形态。业务覆盖会员、游戏、支付、智能硬件和艺人经纪,从内容生产、宣发、营销、衍生商业到粉丝经济,贯通文化娱乐全链路。

AMD Ryzen上市,2017年科技行业大事记,没有之一。AMD拥趸已热泪盈眶……

今天的K14 Ryzen,很容易让人联想起65nm时代的王者K8 Athlon。同时隐约浮现10几年前AMD吊打Intel那段峥嵘岁月。一大批DIYer即将叛逃Intel。

20年Intel CPU粉丝转投AMD Ryzen:结果让人振奋

Intel的碌碌,给了AMD机会。

Ryzen 7上市,一路高歌。Intel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应对,Ryzen 5上市,势头更劲,Intel终于坐不住了。先是隔靴搔痒般的调整了在售产品的售价,又宣布SkyLake-X、Kabylake-X发烧级桌面处理器提前进入量产。从原计划8月提前至6月。

半导体工业的研发生产具有相当严苛的计划性,新构架提前2个月量产的难度不言而喻,不存在“临时起意”。可见Intel其实一直在故作镇静,暗地早已做出应对,就公布的信息,SkyLake-X、Kabylake-X也算不上“炸弹”级别的大牌,种种迹象表明目前intel手中“没有尖刀、只有牙膏”,牙膏如此丧心病狂的挤法,给了AMD机会。

Haswell之后,摩尔定律被打破。Intel的Skylake、Kabylake已经停留在14nm足足三年……,新构架SkyLake-X、Kabylake-X乃至未来的CoffeeLake仍采用14nm制程。

20年Intel CPU粉丝转投AMD Ryzen:结果让人振奋

与其说AMD在14nm时代迎头赶上,不如说AMD与Intel都“卡”在10nm,所幸,移动芯片领域10nm制程已经量产(高通骁龙835)。相信AMD、Intel突破10nm只是时间问题。但在目前14nm的节点下,Intel必须正视AMD Ryzen的后来居上。这对未来有非常长远的影响。

处理器的第一指标——性能

20年Intel CPU粉丝转投AMD Ryzen:结果让人振奋

很显然,在高端处理器层级,AMD已然具备了与Intel强开一波团的实力,在中端处理器梯队,Ryzen 5 1500X更是单杀Intel全系……

20年Intel CPU粉丝转投AMD Ryzen:结果让人振奋

提及处理器性能,还绕不开一个参数——功耗。就像谈及发动机动力,还要看对应的油耗,AMD追逐Intel的这10年里,以功耗代价来弥补性能,不断的刷新处理器TDP新高,得益于14nm工艺,Ryzen终结了这种尴尬,甚至矫枉过正。

20年Intel CPU粉丝转投AMD Ryzen:结果让人振奋

目前已上市的7款Ryzen,功耗水准都控制在65W/95W。且在这样的TDP下,性能战平、甚至战胜Intel同级处理器。Intel发烧级处理器TDP已经达到140W。相对于此,Ryzen显然还有潜力可挖掘。或者说AMD对于14nm制程的钎探并没有触底。

在上月AMD公布代号“Naples”的全新服务器CPU。AM4+,16核32线,64条PCIe。AM4+完全可以理解就是X99,Naples稍稍改进至桌面平台,就是Ryzen 1900X的节奏!
intel即将上市的SkyLake-X不过12核24线,功耗却达到了140W。

诶?这一幕似曾相识呀。

只不过…这一次“剧情反转”,是“留给韩国队的时间不多了…”

想想都为Intel捏把汗。

20年Intel CPU粉丝转投AMD Ryzen:结果让人振奋

数码、科技产品越发多元。已不仅仅是性能与价格上的比拼,而处理器(平台)是纯粹硬件。不存在垂直优化,交互粘性,更谈不上外观颜值。

依然保留着简单粗暴的性能:价格

过往的10年里。同级处理器(平台),Intel凭借相对优势领先于AMD。自然价格也明显高于AMD。Ryzen改变了这一格局,性能上追平、甚至反超了Intel。具有价格优势的AMD更加凸显性价比。 

颜色相同代表性能相同。(几乎)相同的性能的前提下,Ryzen价格较之intel低3-40%,在高端发烧级桌面处理器层面上,AMD Ryzen的价格更是腰斩Intel。

除了处理器本身的售价存在巨大差距外,还有个不容忽视的成本环节——平台。AM4、B350平台的主板均价在¥800左右,而X99均价¥2500+,若加算上平台成本,在性价比方面Ryzen完全压制intel……

这样描述也许不直观,再结合实际举两个栗子。10000元预算一台主机,若X99+i7-6800K,U+板破5000。去除硬盘内存等必要部件,显卡上GTX1050即破万预算,而选用性能几乎一样的X370+Ryzen 1700,显卡几乎可上GTX1080。

5000元预算一台主机,Z270+i5 7600。显卡必须控制在¥1500以内。而B350+Ryzen 1400,留给显卡则有近¥2000的富余。这不是一笔小账,更不是DIYer的小算盘,与具体的钱数无关,在既定预算内达到最高性能、最优组合是DIY永恒的课题。

人们总是记住第一,遗忘第二。对于屡战屡败的第二名,又不禁心生怜悯。第二名锲而不舍的精神,更是换来人民的钦佩,AMD具备一种intel不具备的悲情色彩。这种悲情已潜移默化的转化成一种魅力。

而强者或多或少有些许傲慢。也许出于对这种傲慢的不屑,人们往往会为弱者呐喊助威。一如特朗普“意外”当选、克里夫兰骑士队“意外”夺冠。人们并不喜欢一家独大的局面。无论出于怜悯、钦佩,又或是多一种选择。AMD凭借Ryzen将Intel拽下神坛,眼下这种局面,是大多数人想看到的……

关于AMD/intel,个人没有明显的标签。但碍于不争的现实,在过去20年光阴里,终究还是Intel平台使用较多。

20年Intel CPU粉丝转投AMD Ryzen:结果让人振奋

20年前的K6,到后来的毒龙,再到10年前风光无限的Athlon,还有后来的“推土机”……,这些平台都曾深度使用,带给我难忘的回忆。对于AMD,这些年来一直心存惦念。

20年Intel CPU粉丝转投AMD Ryzen:结果让人振奋

最近一次与AMD的交集是4年前,1050T。彼时130W的TDP足以让人惊骇。

面对Intel,我们已然麻木。懒得提及i5、i7,SkyLake。但聊起Ryzen,DIYer都饶有兴致,如今的AMD,在性能上不是曾经的“没得选”,在性价比上更是完全压制对手,无论是追求性能、还是考量性价比,甚至人文情怀的层面,DIYer都会义无反顾的投入AMD的怀抱。

值得一提的是,Zen构架的负责人——Jim keller,AMD股价暴涨5倍,与其不无关系。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Ryzen。

20年Intel CPU粉丝转投AMD Ryzen:结果让人振奋

而10年前碾压intel的Athlon构架,也正是Jim Keller负责完成,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改变科技行业格局,虽然目前已经离职AMD,但其遗产足以让AMD在14nm这一“轮回”里与Intel分庭抗礼。无论AMD拥趸或Intel死忠,首先是一名DIYer。

作为DIYer,让我们向这名天才致敬!


优酷的内容体系由剧集、综艺、电影、动漫四大头部内容矩阵和资讯、纪实、文化财经、时尚生活、音乐、体育、游戏、自频道八大垂直内容群构成,拥有国内最大内容库。


物理装置按系统结构的要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计算机软件运行提供物质基础。



……

相关阅读